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山水內湖--簡介

在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內,能擁有山丘、湖泊、河流等天然美景,唯有內湖區;內湖的「湖光山色」景觀,可堪稱臺北市的「後花園」,是大多數市民所嚮往的好地方。佔地約全區六成比例的森林保護區,乃內湖住民共有的「綠色寶藏」。

內湖區位居臺北盆地的東北角,面積31.6069平方公里,人口數截至民國八十九年底,計253,584人(男生125,353人 ,女生128,231人);行政劃分為29個里。北鄰士林區,東靠臺北縣汐止市,南以基隆河道中心線,與南港、松山區為界,西接中山區。

「一河(基隆河)二湖(大湖和碧湖)山多多」是本區的地理特徵;區域內之東、北、西三方,係五指山系山陵環繞,南面臨河;北緣最高峰白石湖山海拔517公尺.南部平原海拔約7公尺。丘陵與丘陵間,形成多處山坳地;「內湖」行政區名,亦因山坳地形(閩南語曰湖」)而得名。
 
於三百餘年前,基隆河內湖段沿岸,就已居住一群「凱達格蘭」平埔族人,過著簡易耕作、漁撈和狩獵的生活。清雍正、乾隆年間,漢移民逐漸落腳墾荒;乾隆初年和中葉,先民何士蘭與林秀俊,分別鳩佃拓墾。漢族中的客家、漳州、泉州籍移民,客籍人數較少,漳州籍最多。泉州籍移民,居住在北勢湖、洲仔尾、葫蘆洲和五份地區;其他大部份的土地,則由漳州籍先民分布其間。民國五、六十年間,政府的「鼎興計劃方案」和其他的政策,在鄉內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;又自五十七年七月一日,「臺北縣內湖鄉」改制為院轄臺北市「內湖區」以後,大量進住年輕、中產階級、小家庭的新住民,遂形成一個多元族群的新社區。

早期,居民生活方式以農業社會型態為主,地方經濟產業農產品有稻米、蔬菜、雜糧、蔗糖、茶葉和水果:林產有竹材、竹筍、木材、木炭薪材等:礦產是石材和煤炭;輕工業產品有紅磚、台灣瓦、土製水管和毛刷品;家庭副業則以竹編手藝品,如畚箕、謝籃、竹扇、斗笠、盛器等。對外交通極為不便,僅以基隆河渡船為交通工具;民國初年,庄內主要交通道路有四:「內湖圓山道」、「宮前梘頭道(大稻埕至梘頭)」、「內湖松山道(內湖庄洲仔尾)」和「五分道路」;人行吊橋有二:內湖橋(民24)和長壽橋(民37)。
 
民俗活動亦以農業社會為重心,配合歲時節令而形成豐富的禮俗。較盛名者,有元宵夜的「攻炮台」與「夜弄土地公」、農曆二月十五日的「公館庄武身開漳聖王繞境」、農曆三月的「迎媽祖」、端午節「賽龍舟」、農曆六月的「碧山巖開天門」、中元普渡、中秋賞月、下元節三界公聖誕殺豬公、冬至搓湯圓和捏「雞母狗仔」等。

本區列入古蹟者,有內政部頒布的第三級古蹟-林秀俊墓園;市政府頒布的三處「市定古蹟」一北勢湖清代打石場、內庄役場會議室、郭氏古宅(內湖紅樓)。大湖公園與碧湖公園是市民觀光休憩的最愛,其他名勝地如碧山巖、圓覺寺、金龍禪寺、臺北護國延平宮、石船、圓覺瀑布、金面山和鯉魚山等;同時,配合山區完善的登山步道系統,臨高遠眺,臺北盆地風光盡收眼底,山水相映成趣,遊賞「山水內湖」自然景觀與人文之美,歡迎闔府蒞臨。